人人都怕癌,但是癌症的发生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在此之间很多癌症都会给你机会,可惜被不少人一次次错过!
这些身体发出的警报信号,一定要把握!
很多癌症都会给你机会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潘战和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刊文指出,肿瘤并不是外来物,而是来自人体自身的正常细胞。由正常细胞演变为癌细胞,再到长成可见的癌症,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多阶段的过程。
发生异常增生→不典型增生形成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淋巴结转移和远处组织器官转移
这个过程通常至少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其实这为癌症的防治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只要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在恰当的阶段,进行有效的干预和处置,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也是可能治愈的,至少是可控的。
怕就怕一再错失机会,任由癌症发生发展,长成“参天大树”,到那个时候就为时已晚。
其中,尤其要注意癌症的“近亲”——“癌前病变”。如果把身体比作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癌前病变就好比突然出现的小故障,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它就会变成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汽车,后患无穷。
但是,如果发现汽车的故障之后能够及时“刹车”,也就是在癌前病变阶段予以重视并加以治疗,就有机会“躲过一劫”,避免癌症的发生。
这些癌前病变都是警报!
根据病变的部位,可以将获得性癌前病变大致分为消化系统癌前病变、生殖系统和乳腺癌前病变、皮肤和黏膜癌前病变。
1. 消化系统癌前病变
(1)大肠腺瘤
大肠腺瘤也称“腺瘤性息肉”。腺瘤的血管非常丰富,当其表面溃烂时会出血,因此,若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可要注意了,最好去医院做个检查。
大肠腺瘤可以通过结肠镜检查,取病理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要积极进行手术治疗,避免发展为大肠癌。有研究表明,在直径≥2厘米的大肠腺瘤中,有50%会发生癌变,且在一定范围内腺瘤体积越大,越有恶变倾向。
(2)慢性胃炎与肠上皮化生
容易导致胃黏膜反复出现病变,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如果经常胃疼,可以做胃镜进行检查,同样也可行病理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3)溃疡性结肠炎
一种炎性肠病,在反复溃疡和黏膜增生的基础上可能会发生结肠癌。可以通过结肠镜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4)胃肠道息肉
许多胃肠道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的,尤其是腺瘤性结肠息肉,癌变率更高。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夏忠胜2015年接受羊城晚报采访介绍,胃肠道息肉是指胃肠道黏膜表面凸起到腔内的任何可见的过度生长的组织。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及错过瘤性息肉。随着腺瘤息肉体积长大,其癌变率也随之增加。
(5)慢性胰腺炎
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放射科医师刘彬2021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表示,很多人不知道,如果胰腺炎不进行正规的治疗和预防,形成慢性胰腺炎,再反复发作,让胰腺组织反复受到损伤,那么患胰腺癌的概率是会明显升高的。
(6)脂肪肝
“临床上很多肝硬化患者都是肝病久治不愈拖出来的。”四川华西肝病研究所肝胆外科主任医师金义生2012年在接受郑州晚报采访时介绍,慢性肝炎一般都有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肝病→肝硬化→肝癌”,这个过程发病隐蔽,一般早期不易察觉。所以肝病患者一定要重视定期检查和治疗。
2. 生殖系统和乳腺癌前病变
(1)子宫颈息肉
发生在子宫颈的息肉与消化道的息肉一样,也应引起重视,部分息肉有可能发生癌变。如果出现阴道出血、白带增多等症状,应尽快去医院做妇科检查。
(2)长期宫颈慢性炎症
通常会有下腹部疼痛、阴道出血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在长期慢性炎症的刺激下,可能会发展为宫颈癌。
(3)乳腺导管上皮非典性增生
乳腺增生的一种,常见于40岁左右的妇女,通常会有乳房肿块、乳房疼痛等症状,容易发展为乳腺癌。
3. 皮肤和黏膜癌前病变
(1)黏膜白斑
常发生在口腔、外阴等部位,一般表现为白色的斑块,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发展为鳞状细胞癌。例如,喉白斑可能会发展成喉癌。
(2)皮肤瘘管
皮肤上有孔洞与深部组织或脏器之间形成通道。慢性骨髓炎导致的皮肤瘘管及反复感染导致的肛瘘等都有可能因炎症性刺激而发生癌变。
(3)交界痣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O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陈曦在2019年的健康时报微信中提醒,交界痣多长在手掌、足跖、外阴部等易摩擦部位,与其他痣相比癌变可能性高。
一旦发现痣的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颜色深浅不一,出现晕开或者体积慢慢增大,皮肤出现轻微隆起或变厚时,就要及时就诊。
来源: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