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甲网上买球网站网站!

微信公众号
立即关注
了解医院详情

科普知识

我的位置: 首页> 健康教育 > 科普知识

腿脚发凉、发麻、怕冷?别怪天气,可能是血管堵了!

发布时间:2021-11-13 08:27

最近寒潮席卷全国各地,气温骤降,多地迎来降雪天气,冷得让人直哆嗦,有些人甚至出现了“腿凉、腿麻、走不动”的情况。你可知道,这看似寻常的小毛病,可能藏着血管危机!


案例:

60多岁的史先生,近期觉得特别怕冷,尤其是腿,走路的时候还会痛,上楼就更困难了,但休息一会儿能缓解……他一直以为是天气冷受了寒,加上年纪大,“老寒腿”发作了,因而选择用热水泡脚、热敷,还时不时地会拿出艾灸熏一熏。

但没过几天,史先生腿的疼痛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剧了,腿部还开始发黑、溃烂。发现不对劲后,家人连忙将他送往医院就诊,最后被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医生表示,再拖下去可能要截肢!


1

腿凉,也可能是下肢血管堵住了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全身性动脉硬化在下肢的局部表现。

血管就像是自来水管,用久了难免会“生锈、结垢”,也就是形成硬化斑块。而随着斑块的不断增大,管腔逐渐狭窄,动脉的通畅性受影响,下肢又离心脏最远,极易出现供血、供氧不足的情况,时间一长,疼、凉、麻相继出现,甚至可能发生溃疡和组织坏死,最坏的结果就是截肢。不过,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症状及危害都是由轻变重的。


1

下肢动脉硬化的发展进程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表现分为四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无症状期

这个阶段患者的动脉硬化管腔已经受到影响,出现狭窄的情况,偶尔会出现发凉、麻木等情况,但此时症状不太明显,常常会被忽视。


②第二阶段:间歇性跛行期

这个阶段患者在行走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小腿肌肉酸痛、无力的情况,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会后不适得到改善,可再继续行走,但疼痛会反复出现。随着病变的加重,出现疼痛的行走距离越来越短,从几百米到最后的十几米,甚至几米,需及时治疗。


③第三阶段:静息痛期

如果出现跛行症状仍没有诊治,病变继续恶化,就会出现“静息痛”。

这个阶段下肢血管可能已经完全闭塞,即使在不运动的时候仍然会有下肢疼痛感,夜间尤甚,使得患者寝食难安、精神紧张,但此时药物治疗只能起到缓解作用。


④第四阶段:坏疽期

进入晚期后,患者皮肤会出现溃烂、坏死的情况,形成的溃疡也难以愈合,疼痛也可想而知,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数据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年的死亡率为10-15%;“间歇性跛行”患者5年死亡率为30%;而出现“静息痛”、溃疡坏疽的重症患者,其5年死亡率高达70%!

因而一旦出现上述第一阶段的不适,要提高警惕,积极治疗改善。


2

自测小妙招

冬季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高发季节,很多患者一开始多以“普通的腿痛”对待,易被误诊。因而若出现下肢发冷、疼痛时,不妨再尝试下面的自测法:

①摸足背动脉

足背动脉在脚背,如果腿脚健康,会摸到强有力的脉搏跳动,而且随着心脏有规律地跳动。

②摸胫后动脉

胫后动脉在脚的内侧面,手轻轻放在胫后动脉,就能感觉到脉搏跳动。

【专家提醒】如果您的脚特别怕冷,看上去苍白,一定要学会检查动脉搏动。一旦发现怕冷的脚摸不到脉搏,另一只好的脚却能摸到,很可能是出现了问题,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做个下肢动脉超声、CT血管造影等检查。


二下肢血管易堵的高危人群

随着我国人群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老年化社会的到来,发生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以下几类人群,都是发生下肢动脉闭塞症的高危人群:



1烟不离手

临床数据显示,动脉硬化等血管病患者中,超过70%有吸烟史。

一方面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血管壁;另一方面,又会使血液粘稠度比正常时升高8倍以上,而这都会使得血管更易堵塞。


2缺少运动

长期不运动,身体新陈代谢会减缓,血管内的代谢垃圾也会逐渐累积,甚至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这个“不定时炸弹”;同时,还会影响到毛细血管的供血,随时都可能被引爆。


3暴饮暴食

饭局不断的职场人、沉迷各种美食的吃货,大多都喜欢暴饮暴食,还尤其偏爱用高盐、高糖、浓油赤酱做出的菜。但长期吃这类肥甘厚腻的美味,往往会导致血管里的脂肪越来越多,进一步影响血液循环,下肢就更容易缺血了。


4情绪难控

如果在生活中长期都暴躁易怒,精神容易紧张,容易导致血管出现痉挛,引起血压上升,长期如此就容易引起血栓的发生。


5三高人群

高血脂人群的脂肪在血管沉积越多越危险;而长期动脉血压增高和血管阻力增高,会加速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更易造成血流不畅。

高血糖不仅会累及微血管,还会导致大血管发生病变。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闭塞症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2-4倍。


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

血液中增高的同型半胱氨酸可以直接或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其凝血及抗凝血功能发生紊乱;同时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加血小板活性及聚集性,增加纤维蛋白原生成,改变血液凝固状态,导致血管疾病的发生。

据统计,30%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三,用好两招,

改善下肢血管闭塞问题

很多人认为,泡脚、艾灸等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使脚部疼痛、供血不足等症状有所缓解,但专家表示任何加温的调养方式,对于下肢缺血的患者来说都是“杀人的利器”。

一方面,加温会增加耗氧量,加重缺氧;另一方面,缺血病人的神经末梢感受较迟钝,也就是对于温度的感觉不敏感,很容易烫伤,导致破溃。

因而,对于有血管硬化的中老年人来说,下面这几种保护下肢的方法可能更安全:


1

增强下肢运动,建立侧支循环

肢体的运动可以改善或者增强自身血管的侧支循环,弥补原来的主干血管狭窄或者闭塞导致的缺血现象。

如果年纪较大、病情较重,行动不便,无法做高强度的肢体运动,专家给我们带来了一套简单易操作的操。

①原地踏步,一组50次,3—5组为宜。

②平常坐着的时候,可以做类似于踩刹车的动作,一组50次,3—5组为宜。

③躺着蹬三轮或勾脚背,蹬三轮动作量力而行,勾脚背动作最少30下,50下以上为宜。


2

餐桌上的血管“守护者”

①血管“保护剂”——花青素

花青素是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其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免受氧自由基的攻击损害;同时还可以减少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预防血小板凝集,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富含花青素的食物】紫甘蓝、蓝莓、洋葱、紫薯等。

小贴士:抗氧化物质除了花青素以外,还有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因而平时注意食物多样化。

②血管“调节剂”——水溶性膳食纤维

水溶性膳食纤维结合胆固醇,使其直接从粪便中排出,帮助降低了体内胆固醇水平,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海带、柑橘、香蕉、番茄、燕麦米等。

③血管“清洁剂”——卵磷脂

卵磷脂是一种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并保持悬浮状态,防止其沉淀在血管壁上,对改善高血脂和高胆固醇效果显著。

【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大豆、鸡蛋、动物内脏、坚果等。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动脉硬化是一个人体生理衰老过程,所以专家建议60岁以上的人去医院做一些常规的检查,如四肢无创多普勒血管检查,一年一次。


来源:慢病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