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甲网上买球网站网站!

微信公众号
立即关注
了解医院详情

科普知识

我的位置: 首页> 健康教育 > 科普知识

发生高危性行为后,你还有72小时自救!

发布时间:2021-12-02 16:45

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21年的最新估计,自艾滋病流行以来,全球已有7750万人感染HIV病毒,3470万人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有105.3万人感染艾滋病毒,累计报告死亡35.1万人。

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而且还有可能上升,但遗憾的是公众对艾滋病的了解却并不多

关于艾滋病你必须知道的几件事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一种叫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综合征。目前艾滋病仍无法治愈,也没有疫苗可预防。

感染了HIV并不等于得了艾滋病

艾滋病有“潜伏期”,一般为8~10年,这段时间内HIV的主要任务是在人体内不停复制,一点一点地给免疫系统搞破坏,直到将免疫系统全面瓦解后,才会进入疾病状态。

潜伏期内的感染者,不是艾滋病患者

他们只能被称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正常人一样,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如果携带者在潜伏期内接受了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那体内HIV的数量就会得到有效控制,免疫力也能恢复到相对比较健康的状态。

如果不幸感染艾滋病毒,会经历三个阶段

急性期:最初的几周,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出现淋巴肿大、发热、头痛、皮疹或咽痛。

无症状期:急性期的症状消失后,艾滋病毒会潜藏在人体内2~20年不等(平均8~9年),这期间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

艾滋病期:出现淋巴结肿大、体重减轻、发热、腹泻和咳嗽等症状。如果不治疗,也可能会发生结核病、隐球菌脑膜炎、严重细菌感染和癌症等严重疾病。

如果与高风险人群在未采取安全措施下进行了高危性行为,需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

该检测应在发生过高危性行为的4周后进行,因为艾滋病病毒存在窗口期,可能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一段时间内,并不能检测出来。窗口期一般在1~8周,如果在窗口期检验HIV为阴性,窗口期结束后还需要再去复查,多次检测才能确诊。

另外,处于窗口期的人虽然无法检测到病毒,但依旧可以传播艾滋病毒。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血液、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其中,高危性行为、已感染病毒的母亲分娩和哺乳、不正规文身、不正规献血、注射毒品、伤口接触等都是生活中主要的传染方式。

目前我们国家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经性传播,所以如果跟不知道艾滋病感染状况的人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就有可能感染。

由于《献血法》的出台,以及医疗卫生部门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在正规医疗机构输血、手术、注射、有创诊疗等等都是非常安全的。血液传播最主要的风险是通过注射吸毒,特别是跟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在不正规的、没有规范消毒措施的场所纹身、穿耳洞,或者和别人共用剃须刀、牙刷,也会有较低的经血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感染HIV病毒的孕妇如果不接受规范的母婴阻断,也有可能传播给胎儿。

除此之外,跟艾滋病患者普通的接触,比如:一起工作、学习、游泳、吃饭、拥抱,甚至共用马桶,都是没有问题的。

怀疑感染艾滋病毒

有补救方法吗?

如果和疑似感染了艾滋病毒的人发生了性接触、血液接触,还有最后的补救措施——服用暴露后阻断药物(PEP)。

阻断药物可以大大降低感染艾滋病毒的几率,在发生高危行为后的2个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最晚不要超过72小时,之后一定要坚持服用28天。

但是一定要知道,吃阻断药只是补救措施,不能100%避免感染艾滋病毒。阻断药是处方药,是否需要服药以及用药前后的评估检测,都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因此,预防艾滋的最佳手段,还是避免高危行为的出现。

预防艾滋病七准则

艾滋病目前尚没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预防艾滋病最好的措施就是

1.洁身自爱,避免高危性行为。

2. 坚决不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在没有专业医生指导情况下擅自输血。

4.不和他人共同使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

5.一定要去正规卫生的美容院、美发店、文身店等,不与他人共同使用工具。

6.有效预防艾滋病的方式:坚持使用安全套。

7.避免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接触,切断传播途径。

攻破艾滋病谣言

谣言一:被“艾滋针”扎会得艾滋病。不正确!

真相:被带有HIV的针头刺伤,确实有一定的感染几率,但绝大多数发生在医疗(输血或职业暴露)和吸毒(共用注射器)的场景中。

但,这是有前提的!

这两个场景中,空心针头里都有一定量的新鲜血液,可达到传播条件中“足量活病毒”的条件。

而谣言大都是生活场景,比如自行车座椅,这些针头上沾到的血液极少,并且在空气暴露下很快会干掉,脆弱的病毒也会失去活性。再加上病毒数量不足,很难成功传播HIV。

谣言二:HIV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不正确!

真相:据研究推算,靠蚊子嘴上残留血液中的极少量病毒,一个健康人要被反复叮咬1000万次后, 才有可能感染上HIV。

而且,HIV并不能在蚊子体内复制。

更何况,你以为蚊子会把到嘴的食物吐出来吗?

总之,真的不用担心蚊虫叮咬传播病毒。

谣言三:感染上HIV就必死无疑。不正确!

真相:目前针对艾滋病的治疗,能有效控制体内病毒量,使免疫功能保持在接近正常的水平,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几率大大下降,甚至不发生。

虽然无法治愈,但新诊断的HIV感染者在接受治疗后,预期寿命接近正常。

谣言四:感染上HIV就不能要孩子了。不正确!

真相:

不管夫妻都是感染者,还是一个是感染者,都有权利婚育,都可以生下健康宝宝。

目前医学上有很多办法,比如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暴露前预防、母婴阻断等,都能降低新生儿感染的风险。请相信医生,一定会尽全力保护妈妈和宝宝的!

PS:暴露前预防指还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在发生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行为之前,通过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来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方法。

谣言五:HIV感染者不能和健康人发生性关系?不正确!

真相:HIV感染者也有爱与被爱的权利,不过要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

1.使用安全套;

2.感染的一方要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此外,阴性一方最好使用暴露前预防方法,以保证安全。

谣言六:HIV感染者之间发生性关系不用戴套。不正确!

真相:HIV感染者之间发生性关系也要戴套,否则可能会感染上其他疾病,如淋病、梅毒等。对于已经遭受病毒摧残的免疫系统来说,这就是雪上加霜。

此外,不同的HIV亚型交叉感染,可能会加速病毒的耐药变异。

艾滋病,没我们想的那么可怕,可怕的是对艾滋病的污名化。

要知道,感染艾滋病病毒,不意味着品行有问题。

也许是一次不规范的输血,甚至是一次无意中的职业暴露(比如医生、警察)……就算是一次心怀侥幸的性行为,也不能给当事人冠上“坏人”的帽子!

对待艾滋病患者,请多一些关怀,少一些无知;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歧视。

最后也想提醒,要洁身自好,安全性行为,别给病毒提供传播的机会。


来源:慢病界